1
和朋友聚會的時候,總會問起最近在做什么,很多人的回答都是:嗨,瞎忙唄。
這時,如果追問一句,忙些什么?大概會有兩種答案,一種是有條不紊地和你介紹他的生活和工作,安排了哪些會議,參加了什么活動,完成了多少工作。瞎忙只是謙虛的說法。而另一些人,支支吾吾半天,最后說,沒干啥,真的是瞎忙。
其實,每個人都忙,忙著上課,忙著工作,忙著應付領導,忙著戀愛結婚,好像沒有誰會甘愿停在原地,也沒有誰愿意被人輕易超過。于是,就會有人感嘆,你看那個誰誰誰,整天那么忙,真的是好努力哦!
忙和努力,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劃上了等號。只要你表現出一副忙碌的樣子,別人就會贊許地點頭。同樣,如果你偶爾偷個懶,或者無所事事的樣子,那么,也會有人跳出來指責你不思進取。
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請了長假去旅行,朋友就曾不解地說,你這么做了甩手掌柜,就不怕被人超過?現在就這么貪圖安逸,將來肯定有吃苦受罪的時候。
但在我看來,忙或許是一件好事,但忙不到點子上,忙不出效率,那還不如暫時停下來歇歇。
一個會忙的人,是一個不把忙碌當資本的人。
2
我有一個同事,每天看起來很忙,著著急急來上班,時刻都是繃緊了弦的狀態,一刻不得閑。
開會的時候,他會認真準備大量資料,總是第一個積極發言;有任何活動都參加,幾乎每天加班,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。
但是在項目組里,他的工作完成度卻是最低的。他也不氣餒,總是說,我笨嘛,笨鳥先飛,不懂我就問,不會的就認真學,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。
實際上,他的問題不是先飛先努力,而是根本沒有努力到點子上——會議準備的資料大多繁瑣無用,不懂歸納和篩選;每次的發言也累贅和重復,不會清晰表達觀點。每每有人給他指出這些問題的時候,他都唯唯諾諾說下次注意,可總是下次依然再犯。這樣的忙,至多只是營造了一種苦哈哈的形象,做的卻是無用功。
思維沒有調整,能力沒有提升,再怎么努力,也都猶如隔靴搔癢。歸根結底,這樣的忙碌,只是感動了自己,最終也拖累了自己。
一個會忙的人,應該是有的放矢的人,知道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,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和生活,并且在忙碌的基礎上,找到自己的短板進行彌補,這才是忙碌的成效。
一個會忙的人,是一個不斷精進的人。
3
還有一些人,既忙不到點子上,又忙得特別盲目。明明在年初的時候定下了十幾條小目標,信誓旦旦一定要在年內完成,然后或許也真的堅持了一段時間,可到了年尾才發現,一條都沒有實現。每每想起,都會說,平時實在是太忙了,根本沒時間。
其實,很多人的忙,只是不會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。
除了睡覺、工作、吃飯,每天總有一些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,很多人都在刷網頁、發呆、無所事事中度過了。但一個活得高效的人,會充分利用這些碎片時間來做許多事情。
我是廣告人,號稱是最忙碌的工作之一,幾乎每天加班,一年有100多天都在出差中,忙于我而言,早已習以為常。但我依然能保證自己每天讀書1個小時、寫作2個小時、喝茶1個小時,還上過插花課、茶藝課等等。
有太多人問過我如何做到的,實際很簡單,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:見客戶的路上,看幾篇文章;上廁所的間隙,想想新的選題;吃飯的過程中,聽聽別人的故事;只要一有時間,就打開手機備忘錄開始碼字,然后晚上回到家再進行整理。
你先要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么,然后將目標進行拆分,細化成一個個可利用相對短暫的時間去完成的小目標,然后再一點點去補充和完善,最終達到目的。
一個會忙的人,是一個會合理安排利用時間的人。
4
我曾經是一個特別喜歡說自己忙的人,每天在朋友圈更新,今天加班到幾點,今天見了多少客戶,今天完成了多少工作。然后看著其他人點贊評論,感嘆我的努力,我覺得自己的這種忙很值得。
直到有一天一位前輩直言不諱地說,你把自己的忙碌當成了什么?炫耀成功的資本?還是證明自己努力的工具?
真是當頭一棒,打醒了我。
忙碌的過程應該是無聲的、寂靜的、不用公之于眾的。總是感嘆自己很累很忙,要么是沒有忙出自己想要的成效,要么是沒有將這種忙當做自己的習慣。一個努力的人,不會每天張口閉口說自己多么努力,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努力。同樣,一個忙碌的人,也已經習慣了忙碌,并不覺得它有多么值得訴說,因為那就是他的生活。
比起說自己忙,其實更應該讓自己忙,踏實做事,一步一個腳印每天都在進步地忙。
總是感嘆自己忙,潛臺詞無非是想表達自己很努力,我都這么努力了,最后不成功,不是自己的錯了吧?那是老天不公。但實際上,一個會忙的人,從不多談努力和成功,他們只在意在這種忙碌里能夠獲得怎樣的體驗。而無論怎樣的努力,都應該是高效的、有用的。
一個會忙的人,是一個不說自己忙但又能踏實做事的人。
所以,你是真的努力,還是只是瞎忙?